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200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原始網頁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5/press.html
澳洲醫師貝利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和羅賓華倫(Robin Warren)在1982年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才是造成胃潰瘍病因,而非過去熟知的壓力或生活不正常等因素。由於這個觀念違反當時認為壓力和生活型態才是主因的主流想法。為了證實胃潰瘍因細菌而起,馬歇爾不惜喝下含幽門桿菌的飲料,結果導致嚴重潰瘍,不過沒有多久就治好了。
      「胃潰瘍」,指的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等處的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造成黏膜受損,受損的情形比破皮、糜爛的程度再深一點,就是潰瘍。若潰瘍發生的地點在胃部,則稱為胃潰瘍;若發生在小腸前端十二指腸處,則稱為十二指腸潰瘍。
        每個人都聽過「胃潰瘍」這個疾病名詞,但大多數的人們,對於胃潰瘍的印象卻只是停留在彷彿是胃酸過多所造成的疾病。其實胃潰瘍沒有那麼難懂,但卻也蘊含著深奧的學理在裡面,更造就了 2005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成就
        在 1983 年兩位澳洲醫師 Robin Warren Barry Marshall在胃的幽門附近發現了一種在結構上類似於 Campylobacter species(皆為腸胃的致命菌,都具有生長在胃黏膜的能力)的細菌,所以一開始的命名為 Campylobacter pylori,但在 1989 年的時候,根據了 rRNA 序列的分析以及酵素的性質等其他特徵,發現此種菌與一般的 Campylobacter species 不同,因此又重新命名為 Helicobacter pylori(幽門螺旋桿菌)。
        人類為幽門螺旋桿菌唯一的宿主,主要生存的地方在人類的胃竇部。由於具有鞭毛,幽門螺旋桿菌能迅速由強酸性的胃內腔,穿透胃上皮細胞上面的黏液層,到達胃上皮細胞表面的中性環境。此外,幽門螺旋桿菌具有豐富的尿素酶(Urease)可以分解胃上皮細胞滲透出來的尿素使尿素變成氨來中和胃酸,不但可保護細菌本身,並破壞胃表皮細胞,使幽門螺旋狀桿菌有它的致病性
        他們共同發現該生物幾乎出現在所有胃部發炎、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的病患中,根據這些觀察結果,提出 Helicobacter pylori 與這些疾病的發生有關。 即使消化性潰瘍可藉由抑制胃酸的產生來治療,由於胃內的細菌及慢性發炎情形仍舊存在,因此使得病症常再次復發。在療法的研究中,Marshall、Warren 和其他研究夥伴指出,病患只有在胃內的細菌完全根除後才能真正痊癒。由於Marshall 和 Warren 開創性的發現,消化性潰瘍不再是種讓人無能為力的慢性病,而變成一個可藉由短期規律服用抗生素胃酸抑制劑來完全治癒的疾病。

http://tw.myblog.yahoo.com/clarinase-1/article?mid=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r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